衛教天地
專業健康把關 享受優質生活
衛教天地
各科衛教 / 心外
靜脈曲張靠食療? 效果不夠!
2025/09/30
文/蔡承根
很多人問我:「醫師,我常常吃蕎麥麵、喝茶,也愛吃橘子,聽說裡面有保護血管的成分,這樣是不是就可以預防或治療靜脈曲張呢?」答案是食物雖有幫助,但效果和藥物相比,還是有差距。
Rutin(蘆丁或芸香苷)和Diosmin(地奧司明)是2種常見的「類黃酮」,它們存在於許多植物裡。Rutin在蕎麥、蘋果皮、莓果、洋蔥和茶葉裡都找得到;Diosmin則主要藏在柑橘類的果皮和白色果膜裡。這些成分的共同特點,是能幫助血管變得比較堅韌,不容易滲出液體,造成水腫,還能減輕發炎和自由基對血管的傷害。
換句話說,它們能幫血管「打蠟上油」,讓血液流得比較順,減少腿部沉重、腫脹或晚上抽筋等不舒服的感覺。
聽起來很神奇對吧?那如果每天多吃水果、多喝蕎麥茶,是不是就能治好靜脈曲張?答案恐怕沒那麼簡單。原因在於「劑量」:食物裡的Rutin和Diosmin含量其實不高,大概只有幾毫克到幾十毫克。這樣的量,放在長期保養是很好的,對血管健康肯定有加分,但若要達到臨床研究中看到的治療效果,就遠遠不夠了。
在醫學研究裡,常用的是「藥理等級」的製劑。像是Rutin經過改良後的衍生物(Hydroxyethylrutosides),或是藥廠從橙皮苷半合成的Diosmin,再磨成更容易吸收的微粒化配方(MPFF)。這些製劑的劑量通常是每天500-1000毫克,遠高於一般飲食能提供的量。隨機對照試驗和綜合分析已經證實,這樣的劑量能明顯改善靜脈曲張的症狀,比如腿痛、腫脹、沉重感,甚至對比較嚴重的病人(皮膚變黑、硬化或出現潰瘍)也有一定幫助。
長期保養加分 但治療還是需藥物
所以,如果只是輕度的血管不適,靠日常飲食中的類黃酮,確實能當作保養;但如果已經有明顯的靜脈曲張,甚至合併腫脹或皮膚變化,單靠食物是不夠的,還是需要醫師評估,考慮是否需要藥物或進一步治療。
水果、蕎麥和茶葉裡的Rutin和Diosmin,就像給血管加上一層保護膜,屬於日常保養;而藥物中的高劑量配方,則是用來真正治療症狀的。兩者各有角色,不能互相取代。
(作者為義大癌治療醫院、右昌聯合醫院心臟血管外科醫師)
☆資料來源自由健康網☆